猫咪肥胖到底好不好?
一、过度肥胖对猫有什么影响? 1.病征明显,行动缓慢 因为体型过大,猫咪做一些动作会变得很困难,比如跳跃。如果猫咪以前能很容易地跳上桌子,现在却连自己都不愿跳了,那就是过胖了。由于身体负担过重,四肢肌肉会出现酸痛的感觉,行动也会变得迟缓起来。
2.疾病高发,寿命缩短 一般来说,猫咪的寿命是18岁,而肥胖的猫咪仅能活到15岁甚至更少。这是因为体内积聚过多的脂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从而造成猝死。糖尿病也是肥胖猫咪易患的疾病之一;如果肥胖的猫咪得了疝气,那治疗起来会更加麻烦,因为脂肪太厚,手术难度和风险都会增加。另外,骨骼关节容易因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而发生移位,出现关节疼痛等情况。
3.体质变差,容易生病 猫咪过于肥胖,那么它的抵抗力会随之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因此生病的频率也会升高。
二、如何帮猫咪控制体重? 猫咪是否肥胖只能通过肉眼来判断,但主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帮它控制体重:
1.少食多餐,定时喂饲 在正常的时间段内,让猫咪有规律地进食,这样可以降低猫咪对于食物的迷恋,也能够防止它们因为贪吃而吃得过多。
2.科学喂食,营养均衡 猫咪虽然生性贪嘴,但在天然食物中并不会过量摄入营养。不过,如果在喂养的过程中,总是过量的给予某一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那么猫咪就会因此发胖。所以,均衡饮食,不刻意提供单一的高蛋白食品,是保持体重的关键。
3.增加运动量,适当逗玩 每天可以让猫咪运动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帮助它控制热量与脂肪的吸收,预防肥胖。当然,也可以让它们多玩一会,毕竟对于猫咪来说,玩耍才是它们的天性呢!
大多数人都喜欢小猫,尤其是那些萌宠的小猫。而我们身边也经常会有些宠主经常喜欢喂养一些零食,或是在喂食正餐的时候放很多的饭,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猫咪体内脂肪的积累过多,成为我们常说的“胖猫”。
其实宠物的肥胖也算是近年来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国外有一项调查,将近4成以上的宠物猫存在肥胖的情况。而在国内,近年来也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多数在30%左右,所以说控制体重确实是不少猫家长需要面临的问题。
而猫咪肥胖主要就是能吃不运动,另外,还有不少宠主认为它们胖一点更可爱等原因所造成的,而这种错误的“溺爱”观念,很容易让猫咪患上一系列的疾病。
那么当猫咪出现肥胖以后,有哪些潜在的危险呢,宠主又该采取哪一些措施进行防治呢?
宠物猫肥胖危害
很多人觉得,胖点更可爱,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人如果非常胖的话会增加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而宠物猫因为其体内生理结构与人类有一定区别,故而所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有一定的差别:
1、糖尿病
因为猫体内存在一些特殊代谢酶的特点,当体内过度蓄积脂肪时,胰腺的负担越来越大,很容易造成胰岛功能衰退,从而出现糖尿病。
2、肝脏问题
猫在空腹的时候,需要动用体内的脂肪,并且通过肝脏代谢,而当脂肪过度蓄积的时候,空腹代谢脂肪的量会更多,肝脏的代谢压力增大,很容易造成衰竭,所以过度肥胖的猫,也经常会诱发脂肪性肝炎以及肝衰竭。
3、加速关节老化,影响寿命
宠物猫的寿命一般是15年左右,而猫一旦肥胖,会导致各种代谢异常和关节,内脏负担增大,进而使衰老加速和寿命的缩短,据研究发现,猫肥胖后平均缩短2-3年的寿命。
给宠物猫减肥的注意事项
宠物猫是天生的食肉动物,所以一些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并不适于给猫咪长期大量食用,因为这种“高能饲料”被它们消化吸收以后,如果不能及时消耗利用,就很容易以脂肪的形式蓄积在体内。所以想给猫咪减肥,首先要从饮食上做调整。
此外,猫咪属于比较宅的动物(也因为本性如此,同时有些宠主也缺乏遛猫的习惯),经常吃得多,运动的少,能量的消耗也少,很容易造成脂肪的蓄积。所以,养成定时定量喂养和增加一定的遛猫运动,也是关键的措施。
因此,当宠物猫出现肥胖的时候,除了存在一些疾病因素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喂养过度”所致,所以从日常的养护中进行调整和干预,是相当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干预,否则会影响猫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