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能与人睡一起吗?
当然可以,我家猫就经常跟我们一起睡! 不过还是要看情况,如果猫咪很害怕你或者对你还有戒备心的话那还是不要强行抱它跟它一起睡了。(比如以下这种情况) 我们家猫咪刚来的时候对任何人都是敬而远之的,就连摸一下都特别抗拒,但是慢慢熟了之后就会变得超级黏人。
关于猫咪跟谁更亲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是跟猫本身的性格有关系。比如说我家猫咪就比较粘人,喜欢趴在你身边用头蹭蹭你,或者躺在你手心蹭你的下巴。而另一部分猫咪可能就不会这么“没节操”的对主人投怀送抱了。 这里多说一句,猫对陌生人的警惕心很强,而对熟悉的人往往比较放松。所以不要妄想通过突然抱住一只不熟悉的猫来培养感情,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有可能被挠伤甚至咬伤。正确做法应该是先让猫熟悉你的气味,在它面前晃悠,等它不那么警觉之后再试着摸摸它。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猫感到孤独、冷或者害怕的时候也会主动过来寻求人们的安抚,这时它们其实非常需要人与它一起睡,因为人是它们最可靠的保护伞。 但是如果猫咪不信任你不愿意跟你一起睡也不代表它就排斥你,也许它只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已。就像下面这样…… 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取决于猫咪的个性。有的猫天生就比较胆小,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和新的主人。如果你很想跟它一起睡那就得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慢慢接受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猫咪大部分时候都很独立,但请不要认为它们不需要关心和爱护,恰恰相反,它们需要的爱与关怀可能是人类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因为它们无法像人类那样通过说话、哭泣等方式来表达情感需求。
所以当你养了猫咪之后就要尽力去给予它关心与爱,毕竟这是一只小心翼翼地把全世界都托付给你的小动物啊… 有时间的话希望你可以多陪陪它,让它可以尽情地依赖和你亲近。
人和猫的睡眠状态不一致
人类大多是晚上睡觉,白天工作、学习,部分人存在倒班工作状态。猫咪的自然活动周期介于两极相反的两种类型之间,与人有所不同,猫的活动周期更接近于折衷型或混合型,在24小时内会有多次短时间的觉醒和睡眠。猫咪在夜间比在昼间更活跃,夜间活动量占50%一70%,所以有的主人会觉得猫咪晚上总是闹腾。
人类的熟睡时间主要是在夜间。人的睡眠由两个时相构成,分为非快动眼睡眠期(深睡眠期)和快动眼睡眠期(浅睡眠期),两种时相在入睡后交替出现,每次交替称为一个睡眠周期,单个完整睡眠周期约90分钟。而猫咪由于短时间多次觉醒的原因,深睡眠不足,处于一种浅睡眠的状态,无法得到充足休息。
主人和猫咪的睡眠环境要求不同
人类在睡觉时,需要一个安静、干净和黑暗的环境。而对于猫咪而言,安静和干净的环境也是必要的,但是有些猫咪在睡觉时,却需要更多的光线,特别是年老的猫咪。黑暗的环境会影响它们的视力,光线昏暗时,视觉受影响较大,更难看清周围的环境。老年猫可能会因为害怕而拒绝睡觉,甚至影响情绪和身体状态。因此,对于年纪较大的猫咪,睡觉的地方需要提供一些光线。
两者睡觉状态不一致
人类入睡后,会处于绝对安静且无反应的状态。而猫咪入睡后,即便处于熟睡状态,它们也可能表现得像醒着一样。有些猫咪会打呼噜,认为这样可以让身体更放松。熟睡中的猫咪仍对外界保持警惕性,可以轻松地从深睡状态转化为浅睡状态。所以,对于需要深度休息和放松的人类,与猫共眠的环境很难达到足够的静止状态。
可能产生交叉感染
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甚至皮肤病和真菌病,都是在人猫之间来回交叉感染。主人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或猫咪有皮肤病时,接触的床单、被褥有可能成为传染源,导致疾病传播。
可能导致某些猫咪行为异常
有的猫咪具有领地意识,而主人的行为也有可能让它感觉到威胁。处于陌生环境或有压力的情况下,猫咪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甚至表现出攻击性和恐惧心理。
在与猫咪睡觉时,如果猫咪持续处于焦虑或紧张状态,它的紧张情绪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会影响主人的睡眠。部分猫咪也可能在与人睡觉时,出现排泄等不良行为,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人类和猫咪的生物钟、环境要求以及安全考虑存在较大差异,共眠可能会对健康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建议不要与猫咪睡在一起,以保障彼此的舒适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