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内有线虫怎么办?
线虫又叫做寄生虫,是寄生在人体或者动物体内的低等异类生物。 根据线虫的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消化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 猫肠道内共有4种线虫:蛔目异尖科、蛔目蛔科、绦目绦科和绦目节裂科。 其中,异尖科的寄生虫主要危害猫咪的口腔、胃肠,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 蛔目的寄生虫主要侵害消化道,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及消化功能紊乱;
绦目的寄生虫主要传播消化道菌虫病;而节裂科的寄生虫则主要存在于消化道里,偶尔也会爬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上去。 这个阶段的驱虫主要是预防寄生虫的继发感染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般使用阿苯达唑类药物,连续服用7天左右。 如果驱虫期间未见明显效果或虫子死亡不完全,可以在1-2周后重复给药一回。 需要注意的是,阿苯达唑类药物对所有肠道蠕虫(线虫)都有杀灭作用,因此不能用于驱杀绦虫和蛔目异尖科寄生虫。 如果宠物出现较严重的恶心、呕吐情况,可以配合服用甲氧氯普胺治疗。
对于体外的寄生虫,主要是以杀死成虫为主,可以使用杀虫药滴在眼皮或者肛门周围毛发上,或者将其涂抹在耳道边缘等部位,然后用手揉搓皮肤,使药物充分接触并扩散到全身。 注意!不要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上,以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造成中毒。
还可以采取药浴方式清除身体表面的寄生虫。具体配方为:苯海拉明注射液(过敏药)0.5毫升/公斤体重,地塞米松5毫克/公斤体重,葡萄糖酸钙5毫升/公斤体重,维生素C 60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性静脉注射,3天后药浴。 在给猫猫进行内外驱虫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以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