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狂犬疫苗都有什么?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有4 种,分别是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I 型)、地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II 型)、Vero 细胞灭活疫苗(III 型)和纯化灭活菌苗(IV 型)。其中,前两种属于灭活疫苗,后两种属于减毒活疫苗。各疫苗的接种程序有所不同,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医生要求按时、按疗程接种。
1. 被病犬咬伤后再注射疫苗能起作用吗?
一般情况下,在咬伤后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第一针疫苗,接下来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剩余针次的接种后,就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但也有例外情况: 如果抗体滴度不够或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性抗体不能在体内出现,此时需要重新注射全部的疫苗;如果误伤了眼睛,为了保险起见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提高抵抗能力;如果伤口较深,为降低伤口发生破伤风的风险,可以在注射疫苗的同时注射抗毒素血清。
2. 怀孕期被动物咬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 对母体来说,任何未灭活的病毒都有可能造成胎儿被感染而引发流产。虽然狂犬病病毒不是母体感染的,但是感染状态下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入胎儿体内。在孕期一旦发生疑似狂犬病暴露,即使处于妊娠早期也应该尽快接种,以防止对胎儿造成伤害。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疫苗接种均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盲目使用。
3. 使用疫苗后为什么会过敏? 如何应对?
虽然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发痒、轻度肿胀等均为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但如果症状严重且需要处理,首先应停止继续注射疫苗,同时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对症处理后,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还应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往往预后不良,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