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细小是什么病?
犬的细小病毒病(Canineparvovirusdisease)是由犬细小病毒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环状,双向复制的单链DNA分子,长约120kb,由7个基因区组成。目前发现的基因区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编码与病毒增殖有关的蛋白;
编码与病毒装配与释放有关的蛋白;
编码与宿主细胞反应有关的蛋白;
编码与病毒的免疫原性有关的蛋白;
编码与病毒的毒力有关的蛋白。 其中基因I、II与病毒复制有关;基因III与病毒在细胞内的移动相关;基因IV和V与病毒的组装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基因VI和VII可能与病毒的免疫原性和毒力有关[4]。
目前发现的有两种血清型别,即CPV-1和CPV-2,两者能够混合感染,且都可以导致犬疾病的发生,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流行病学趋势不同,在我国主要是以CPV-2型为主。 本病主要发生于幼犬,潜伏期一般为3~5天,短者2天,长者可达16天。患兽突然发病,初期表现嗜睡、体温升高(39.5~41℃)、厌食、呕吐,随后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粘液样、血便或水样便,逐渐脱水,消瘦,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肢端发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
病程一般为3~7天,长可达10天左右。病犬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也有半数以上病例死亡。存活的病犬往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肢体萎缩、肌肉肌腱挛缩、步态不稳、行走偏斜、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发热、呕吐,甚至昏迷致死。 临床上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易于诊断。
对于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反复采集粪便化验,确定病原,并注意与细菌性肠炎相鉴别。
对于本病的预防,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病死犬应及时深埋处理,其污染物也应彻底消毒。另外,对弱犬要及时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临床上可注射高免血清进行应急预防,对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该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