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拉屎黄是怎么回事儿?
便便为什么是黄的? 吃进去什么,拉出来什么——进食→消化→吸收→粪便中携带的物质,基本是你吃下去的东西的残渣(当然,会有些微量的物质被身体吸收) 如果吃的食物颜色很深,比如吃了深颜色的罐头、肉类或者是吃进去了富含色素的蔬菜(甜菜根、空心菜等深色蔬菜中含有较多的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这类色素能被肠道菌群分解,进而随大便排出体外),那么排出来的粪便也会呈深色;如果吃的食物颜色较浅,比如吃了白水煮的鸡蛋、白水煮的肉或者吃进了绿叶青菜,那么拉出来的屎也是浅色的。 但如果是吃进去的食物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就匆匆进入大肠,那么在结肠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短链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会让大便的颜色变深。
所以,对于未成形的软便或腹泻,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问题所在的。 但如果是成型的大便,又该怎么判断呢? 看颜色? 大便的颜色取决于肠腔中的微生物及其在消化道内的作用产物,还有胆汁的作用。所以,即使吃进去的食物颜色很诱人,但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与代谢,大便的颜色也不会这么艳。 当然,如果在饮食中添加一些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可能会让排便有一定的颜色变化,但这需要连续多天的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看形状?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大便形状是比较好的,不过也有少数人由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导致大便过于干燥,出现一粒粒的情况。
但如果出现了黏液、血丝等情况就需要注意,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
1、黏液 排便时有黏液带出,说明肠道有炎症,例如细菌性肠炎会有脓血便;而病毒性肠炎则会出现黏液带。溃疡性结肠炎也会伴有黏液分泌增多。
2、血丝 看到红色或有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有可能是下消化道(直肠、结肠)出血造成的。血液来源可来自于肠道黏膜(如炎症或肿瘤),亦可来自小肠及结肠的血供不良。若为痔疮出血,则血液与粪便不相混,且出血量一般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