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发黑什么情况?
肛门发黑,一般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生理性的原因导致的。这是因为血液运行不畅或淤血停滞导致出现色素沉着,使肛门看上去发黑。这种情况多伴有便秘、痔疮的病史。另外,由于黑素细胞往往存在于皮肤的表皮层中,而我们的皮肤最外层的皮脂膜又具有保湿和锁住水分的作用,可以保持皮肤的光滑。在长期便秘的病人,往往因为粪便长时间滞留在肛门附近,刺激周围的粘膜,容易引起局部的水肿甚至炎症反应,这样就会反过来加重便秘的症状。如果出现肛门发黑的情况,应该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的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疾病引起的,比如黑色素瘤或者肛周湿疹等。如果患者发生恶性黑素瘤时,除了可见肛门周围皮肤变黑之外,通常还会伴有一些不适症状,包括瘙痒、疼痛、灼热感甚至异物感;有些病人甚至会感觉到大腿根部或者腰骶部疼痛不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早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值得注意,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如果发现自己有肛门发黑的症状,应注意排除营养不良的可能性。因为一旦身体出现了代谢紊乱,也可以出现全身皮肤黏膜的颜色发黑。这时候需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鸡蛋等,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改善机体状况。
1、饮食问题
一般情况下,吃太多含有色素的食品,比如鸭血、黑芝麻、乌骨鸡、霉豆腐等,会排泄出黑色的粪便,同时大便中也会混入许多的色素,此时患者的肛门可能会有发黑的表现。这种原因引起的肛门发黑,一般无需治疗,只需要调整饮食即可恢复。
2、肛门疾病
肛门疾病也是使肛门发黑的重要因素,比如痔疮、肛裂等。当患有痔疮、肛裂时,排便时可能会出现滴血、喷射状出血或者排便后手纸带血,血液会污染肛周皮肤,导致肛门发黑。治疗方面,如果是早期的痔疮可以采用局部涂抹药物和口服药物治疗,比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麻仁丸等,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对于治疗效果差的、中晚期的痔疮,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对于肛裂,可以采用局部涂抹痔疮膏、口服止血药治疗,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对于反复发作的肛裂,可采取手术治疗。
3、肛管直肠肿瘤
当出现肛管直肠肿瘤时,尤其是恶性肿瘤,因坏死、破溃容易导致便血,血便易导致肛周皮肤发黑。这种原因引起的肛门发黑,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配合全身化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可出现大量便血,由于血液污染肛周皮肤,可引起肛门发黑。治疗主要采用支持疗法、使用抗生素控制肠道感染、手术治疗等。
5、胃溃疡、胃癌
胃溃疡、胃癌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血便可以污染肛周而导致肛门发黑。治疗方面,胃溃疡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以及胃粘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治疗效果差的溃疡或者胃癌,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6、肠道寄生虫病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是钩虫病,钩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段,以肠壁粘膜和血液为营养,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而血便是导致肛门发黑的因素之一。治疗方面可以给予苯咪唑类的药物杀灭钩虫,并注意个人卫生。
7、获得性血色病
获得性血色病可出现消化道粘膜损害以及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出血的血液可以与大便混合排出,导致肛周皮肤发黑。对于这种原因导致的肛门发黑需要限制铁的摄入、给予驱铁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疾病可能引起肛门发黑,但都具有比较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贫血等症状,患者发现后要积极去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由医生判断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此外,在疾病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