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牙齿都是尖的?
谢邀。 先上结论,狗的牙并不是“尖”的,而是“圆锥形”的。 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尖牙”只是牙齿发育到一定阶段,牙尖没有充分磨耗的结果。 如果给狗一个啃咬的机会(比如一根木头),随着牙齿的不断磨耗,牙尖会渐渐被磨平。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年龄阶段的犬齿有不同的形态——刚出生时的圆锥形、2~3岁的尖牙型、6~7岁的切牙型、10岁以上的小虎牙……等等。 而猫科动物(包括家猫和野生猫)的牙齿从一开始就是“尖”的。所以,拿狗和猫的牙齿来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狗牙不尖! 顺便说一下,人类牙齿也不是“尖”的。虽然每个人牙齿萌出时,牙冠都呈尖锥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会逐渐受到牙周炎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松动、脱落。最终,我们的牙齿会像猫一样,变成“尖”的。 至于原因嘛,应该是为了适应咀嚼食物的需求,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毕竟,我们吃饭不用像猫那样用牙撕咬。
再说说为什么要把“圆锥形”的牙齿硬说成“尖”的。。。 这得从我们测量牙齿开始说起。 我们测量牙齿的“牙冠”(也就是我们能看到能摸到的那个部分)长度、宽度、高度。为了测量的方便,我们将牙冠各部位的长度均分为5份,每个分度之间大约相差2mm。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图纸上将牙冠的各个部分标出来,然后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牙齿的三维形状。 不过,这样的画法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牙齿不够“圆”的话,这种误差就会呈现出来。为了避免这种误差,可以将测量得到的牙冠各个部分的尺寸输入计算机,由电脑算出各部位的直径和高度,然后再绘制出牙齿的二维图像。不过,这样得到的结果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因为测量本身是有误差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究竟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准确呢? 实际上,由于人类牙齿本身的复杂性,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答案。 一般来说,根据人类的牙列(即牙齿的排布情况),前牙区(即门牙及两侧牙齿)的牙弓是一个弧度非常缓和的圆形,后牙区的牙弓则比较直。如果以牙弓为基础进行测量,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真实情况;若仅以单个牙齿为基础进行测量,势必会造成一些误差。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牙冠三维形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所以,为了让问题简化,我们在研究不同年龄段犬齿形态变化的时候,采用将牙冠各个部位的长度划分为5等份的方法。这样做确实会导致一部分人牙冠某个部位的牙釉质厚度不能完全被区分,但也正是得出的人牙冠各个地区总厚度平均值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