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蛔虫会传染么?
当然会啊,而且传染率非常高! 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习的蛔类寄生虫是近亲。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消化道异尖线和呼吸道异尖线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蛔虫病”一般指的是消化道异尖线虫感染;而呼吸道异尖线虫则主要寄生在呼吸道(主要是肺部)里,可以引起咳嗽、咳痰的症状。 但是这两种异尖线虫又有区别哦~别看他们名字一样,长相可不一样,而且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症状也不一样呢~
1. 消化道异尖线虫 [特征] 成虫体型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全身覆盖有鳞片状表皮,颜色灰白,略透明。幼虫期幼虫细长,全身光滑,淡黄色,一端呈钝圆,另外一端较尖细。
2. 呼吸道疾病异尖线虫 [特征] 与消化道异尖线虫形态相似,但体形较大,身体各部具横纹;雌虫体长约35mm,雄虫体长约40mm。 【生活史】 蛔目的寄生虫都是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必须依靠宿主(包括人与动物)的消化管道或者呼吸系统进入体内。
一旦进入体内,异尖线虫就可以直接以食物为营养源在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而如果是在消化道内,由于胃酸度比较高,异尖线虫无法持续存活,只能以蠕动的方式前进,一旦遇到比较窄的地方,就容易发生虫体扭曲、变形,甚至可能会钻入胆道或者肠壁的皱褶里面,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急性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紊乱。 如果是在呼吸道内,因为这里的酸性条件达不到杀灭异尖线虫的条件,所以它可以在气管支气管肺泡里自由游动,当接触到纤毛上皮细胞的时候,它可以吸附在上面并穿透纤毛细胞膜侵入其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同时释放出毒素,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随着虫体的生长发育,肠道内的细菌可能通过菌体表面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虫体获得营养物质而不断生长,同时释放毒素,造成胃肠道的功能受损。如果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此时异尖线虫已经能够耐受较低的胃酸环境,并且在消化道内不断繁殖,致使病情反复。
只要人体抵抗力下降,异尖线虫就会四处活动,寻找合适的部位下钻,引起各种不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