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猫会得狂犬病吗?

养淑瑞养淑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狂犬病毒会存在于猫的唾液内,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来自传染源的唾液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传染过程中,狂犬病的病毒,可随唾液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物,以及消化道感染。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毒粒子长达2000nm,直径70nm,分子量55000kD。该病毒具有囊膜,是含磷酸脂类的凸状囊壳,壳的内侧是蛋白质载体,其外侧附着有病毒粒子。在该病毒外壳的表膜上有许多糖蛋白,为病毒的感染来源,表膜下为核蛋白和病毒核酸分子。其中,G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保护机体免受狂犬病毒的感染。

狂犬病毒分布广泛,在自然条件中能长期保持潜伏,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临床多发于秋季,也是动物发病死亡高峰季节,但不论一年四季为何种气候,蚊虫肆虐与否,狂犬病毒均可通过狂犬病的动物,以及带毒的动物,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狂犬病的禽兽生食,或者狂犬病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处理不当,而传入人体,进而引起狂犬病的发作。

据狂犬病研究中心的专家最新研究表明,狂犬病毒不仅可通过唾液及带病毒的分泌物传播,而且可藏在皮下组织及肌肉内长期潜伏,在局部繁殖,然后通过伤口或是破损的皮肤进入机体而感染。

狂犬病毒一般通过狗的唾液传播,如不携带狂犬病毒的狗,被狂犬病毒感染,亦可通过其唾液间接传染给人。但是,如果人被狂犬病毒的猫咬伤,或者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猫的生肉等污染,同样会感染狂犬病毒。所以,狂犬病毒会侵入人体,潜伏在神经元内数年之久,一旦发病,极易致死。

临床上的表现有:

1、潜伏期

狂犬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绝大部分的潜伏期均在6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的毒力和剂量以及途径有关。以发病日期计算,24日内潜伏者的发生率更高。

2、前驱期

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在伤口附近其他地方有发痒、疼痛感。该期较短,持续6~18小时。

3、兴奋期

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怕光、怕声、流泪、流涎和水,行为异常兴奋。该期持续1~3天,可有狂躁表现。

4、麻痹期

如果病人能顺利经兴奋期进入麻痹期,其预后良好。此期长短不一,而且波动较大。部分病人于发病1~3天后死于感染或者是癫痫持续状态,大多数病人于发病1周内肌张力呈现麻痹,不能出声,小便困难。

5、恢复期

病人经过发作后,对光线或物理震动可有所畏光,不能进食或者饮水。但是兴奋性渐失,吞咽咀嚼功能恢复。

狂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有畜禽和人。除禽、人外的其他动物,对于狂犬病的病毒普遍易感,但对狂犬病的爆发、流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家养犬。

家犬是人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人群对狂犬疫苗被动免疫,由于我国的狂犬疫苗接种暴露后接种疫苗的人数频繁,加之狂犬疫苗免疫期短,故被狂犬咬伤的人70%要发病,被病猫、病狗咬伤的人80%要发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