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分类方法是什么样的?
蛇的分类一直是困扰学者的难题,由于现存的蛇类在解剖结构上都极其相似,与其它爬行动物的亲缘关系遥远,因此很难区别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早期的蛇类分类系统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如头鳞、体色、斑纹、体形等)来区分,而近来随着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生物化学和细胞遗传学的手段来研究蛇类的进化和分类问题。目前已建立了几种蛇类的分类系统。
(一)三亚目系统
这种系统在许多早期的著作中广泛采用,主要是根据哈斯(Hass,1949)的观点建立的,它将蛇类分为三支系和三个亚目。
1、蛇亚目(蛇下目Uropygii)包括多数非后牙沟毒蛇,即腹鳞同型,身体细长的类群,约有2300钟。其中包括盲蛇科、蟒科、蚺科、树蚺科、颈槽蛇科、游蛇科、水蛇科等。
2、蟒亚目(蛇下目Boiidae)主要由一些大型、宽扁而又具有细小腹鳞的蛇类组成,主要有澳盲蛇科、蟒科、蚺科等;
3、后牙沟毒蛇亚目(蛇下目Elapidae)主要由多数(但还有少数例外)的具有毒腺和发达毒牙的种类组成,主要包括环蛇科、眼镜蛇科和蝮蛇科。
(二)后牙沟毒蛇系统
这一系统是由林茨和林茨(Linzet al.,1984)提出的,它不同于其他分类系统的特点是对后牙沟毒蛇亚目进行了很大的扩充,把多数先前包括在狭义无毒蛇亚目下的种类归并在后牙沟毒蛇亚目下,结果使后牙沟毒蛇亚目成为了蛇类中最大的类群。这一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毒腺和毒牙为标志,把蛇类分为有毒类和无毒类。
(三)两亚目系统(二元系统)
最近,随着对蛇类内部进化关系研究的深入,蛇类的系统分类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乌拉尔茨(Uetz,l985)为首的许多学者主张建立由两个亚目组成的蛇类系统(俗称二元系统)。这一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把蛇类分为无毒蛇类和有毒蛇类的观点,认为毒性不是进化的基础。根据最新的研究,二元系统把蛇类分为两大支系,即盲蛇亚目和蛇亚目,盲蛇亚目至少包括盲蛇科、澳盲蛇科及其进化支系,其他所有的蛇类归入蛇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