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如何保持水质?
一、保持池水良好的通气性能
在封闭的水体中,水的通气性能较差,水中溶氧消耗后得不到补充,水质很快恶化。如果将池底挖成中央低四周边浅的锅底形,水流入后能渗入疏松的池底,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进入水底。同时,还应定期将水全部放完,曝晒池底7?10天,再加注新水。
二、保持池水的微酸性
高温期间,池水中由于有机质、氨态氮等含量增多而逐渐碱化。要经常保持池水的微酸性,可用0.2%的食醋溶液洒在池内。另外,为了防止疾病发生,每隔7?10天还应用20?25ppm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1次。
三、保持池水的清洁度
池水长期不清澈,容易导致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繁殖,与鱼争氧,引起池水缺氧和水质恶化。为保证池水的清洁度,每隔20天左右用15?20ppm的硫酸铜溶液将池水漫灌1次,杀灭池水中的藻类和其它水生杂草;每隔40天左右,将池水放掉1/3,再加注新水。
四、配备浮床式增氧装置
即用废弃薄膜沿水池四周铺设40厘米宽的浮床,上面用无毒泡沫塑料铺垫后,放置水生蕹菜的营养土,种上蕹菜。蕹菜根部长期在水中,能吸收池水中的有机质、氨态氮等,从而保持水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