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有耳朵吗?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好好回答,因为我家住在高加索地区。首先明确一点,高加索人是有耳洞的(虽然可以闭锁),但是并不存在题主所说的那种“巨大的”耳垂。 高加索人的脸型和亚洲人明显不同,面部线条更硬朗,一般额头、颧骨、下巴都棱角分明;头发一般有天然卷,男性一般是短头发或者络腮胡须;体毛都比较旺盛,身高普遍较高,一般在170-190cm之间。
除了种族天性决定的毛发浓密、身材高大等因素外,地域气候也是一个影响因子。大家都知道高原地区紫外线照射强,很容易晒黑;同时由于温度较低,人体皮肤下的黑色素细胞相对较少,为了抵抗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损伤,皮肤中的色素颗粒含量也较少,所以肤色显得较浅。然而紫外线强度与海拔高度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随着海拔升高,紫外线的强度并非呈直线上升,在4000米左右达到一个峰值后,再往上反而降低[1]。可能这是为了适应低浓度阳光而发生的遗传适应性变化。
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原因——基因突变导致白种人产生大量的酪氨酸酶抑制物质,从而减少体内黑色素的生成[2] 。
种族是指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文化、语言、风土人情等社会学以及体质方面具有相对独特特点的人群。人种是一级人种地理亚单位,属体质类型范畴,指体质特征基本一致的人群,是人类体质的生物学分类。种族与人种在某些特性上可以重叠,例如中国汉族与黄种人就具有极高的重叠性。但某些情况下二者却有相当巨大的差别,例如南非的有色人种,有单独的语言、文化、历史,可以作为一个民族来看待;但是这个人群却是多源的混血人种,既有人种学意义上的白人,也有其他人种特征更为明显的个体。
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中亚地区,通常被认为是白种人,属于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等地,通常被认为是黄种人。这两种人种是根据其起源地所命名的;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通常被认为是黑种人。
耳朵是人类重要的感受器官,它主要分为耳廓、外耳道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是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的,内耳是由几个充满液体的管道(即前庭、耳蜗和3个半规管)所组成的弯曲的管腔。外耳道止于膜性圆盘,名为鼓膜或耳鼓,将外、中耳隔开。中耳腔是一个含气的窄腔,位于颞骨内,其中有3块极小的骨,称为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被一些肌肉附着,与鼓膜和内耳隔以半圆形的卵圆窗。
人类的耳朵有正常的,也有畸形的,常见的耳畸形有小耳症、杯状耳、招风耳畸形、隐耳、耳垂畸形等等。正常人两个耳朵一般是基本对称的,而且成年后的耳朵一般大小形状也就不会再有变化了,与人脸及其他身体部分的比例达到平衡和协调。人类的耳朵在出生前5周至8周发育成熟,由于在胚胎期,耳廓致畸异常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大多数耳朵畸形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已显现,主要表现为耳廓形状和(或)结构的畸形。
由此可见,正常高加索人的耳朵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