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驱虫吃什么药?
幼犬在发育阶段,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于一些驱虫药物可能产生比较大副作用,建议选择滴剂类、粉剂类的驱虫药物。 其次,在选择驱虫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毒性作用,选择对肝脏损害较小的药物。 最后,注意用药方法和剂量,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带来的危害。 常见的驱虫药分为体内外驱和灭蛔灵类药物。而常见的内驱药有阿苯达唑、甲硝唑等;外驱药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莫西林等;灭蛔灵类药物有噻嘧啶、阿米菌素等。 这些药物在兽医临床中常用,且治疗效果较好。但在用药过程中也应注意药物的毒性反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宠物的安全。
常见驱虫药的毒性作用及预防 1.阿苯达唑的毒性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神经症状,如癫痫发作;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其预防措施包括饭前半小时服用,可有效抑制寄生虫兴奋传导;服用期间不给宠物喂生食,不喂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即可。
2.甲硝唑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精神沉郁、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还有可能对血液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血小板减少症或者贫血等情况。其预防主要通过按用法用量给药;孕期禁用的药物;用药期间防止维生素缺乏;出现中毒症状及时停药并就医等。 当然在使用驱虫药物前,还需要仔细核对药品的性状与规格,以防用药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给狗狗使用驱虫药后,一般7天左右会有虫体从粪便中排出,说明药物开始发挥作用了。此时主人不用过于紧张,只要按时按量给狗狗服药,一般是不会出现虫体抗药性的。但如果连续用药10天后仍然没有看到虫体的排出,就要及时带狗狗就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