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放笼子里吗?
在对狗的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笼子。把狗放家里或者后院而不加限制地散养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这个空间对于狗来说实在太大了,发生错误行为的机率会大大增加。而且,狗的错误行为常常是不等你发现就结束了,所以即使你非常生气,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生气,而惩罚只能在错误发生的时候就实施才有意义。对幼犬来说,散养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你不可能24小时在他们身边,很多毁灭行为,包括咬断电线和误食中毒都是散养造成的严重后果。
如果用笼子给狗提供一个合适的空间,就能大大减少发生错误行为的机率,有利于幼犬更快理解主人的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使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对狗来说,笼子是一个休息的地方,一个“床”的扩大版,是属于他自己的安全私密空间。实际上,很多狗都会选择自己钻入笼子休息,即使旁边有空着的沙发。另外,使用笼子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分离焦虑症,合理地利用笼子,能使狗习惯独处,不会依赖主人。
通常使用笼子的误区有两个:一是经常把狗关很多个小时甚至一整天,二是只在狗犯错的时候才使用笼子。这两个误区都会使狗讨厌笼子,从而达到和教育相反的效果。使用笼子时应该注意:
1.不要让狗看见你就想到出笼,否则他会非常兴奋,拒绝安静地呆在笼子里,如果狗有这种问题,要把笼子移离人的活动区域,否则很难纠正;
2.当狗进入笼子放松休息的时候,你可以用愉快的口吻和他说话,或者在房间里活动,使狗逐渐习惯你在身边也能休息,从而降低狗对你的依赖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分离焦虑症,但要避免和狗有亲密的互动;
3.把笼子放在常活动的区域,如客厅,但尽量避免放在非常喧闹的区域,如靠近电视和冰箱的地方,因为狗休息时不喜欢频繁受到干扰,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4.狗在被关起来的时候是不能受到任何刺激的。如果他在笼子里乱叫,不要理睬他,直到他安静下来。如果主人去制止他,实际是在不知不觉地强化狗的行为,因为他得到了主人的反应,即使主人是阻止和埋怨,也是和主人的互动,和狗的目的是一致的。只要反复几次,狗就会知道如果他乱叫,主人就会来,而且他能够刺激到主人,这样,他以后就不会再安静地呆在笼子里。所以,尽量把笼子放在稍微偏僻的地方,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狗就很容易安静下来。
5.可以教一些“自由”的指令,如OK,当狗表现得很好,比如安静地呆在笼子里,或者过了较长的时间,可以使用这个口令作为奖励,使他出来。
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笼子:
1.当你不能在旁边照顾他,比如你必须离开房间或者工作和学习的时候。
2.当你不能专心和他互动,比如做家务的时候。
3.当他发生不能克制的错误行为而你无法解决的时候,如乱咬东西,可以把他关一段时间冷静下来,然后带他去做安静的活动,如牵绳散步。
可以使用笼子的范围越广,你的控制能力越强。只要狗明白他在笼子里面是不能有什么作为的,而在其他时候是和主人在一起并能和他互动玩耍,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