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养什么宠物?
在教室养宠物的活动中,教师应从儿童的立场与需要出发,为儿童选择适宜的宠物,同时对宠物的照顾、管理和安家等问题提出要求。
选择的动物应是幼儿熟悉的、简单的、易于照料的和安全的,可以是幼儿身边见到过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兔子;可以是和幼儿一起长大的植物,如水培植物绿萝、吊兰,或土培植物含羞草、太阳花;也可以是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如象征团结友爱的绣球花。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与儿童共同决定养什么和如何养,使儿童能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比如,在班级饲养金鱼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共同讨论确定了“小金鱼安家”“小金鱼吃什么”“怎么照顾小金鱼”等活动。在“小金鱼吃什么”的活动中,教师鼓励儿童运用各种方式喂养金鱼,并用记录表和观察表呈现相关经验,在分享交流中获得“金鱼吃什么”“怎么喂”等方面的经验。
在班级养宠物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照料经验是关键。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养宠和游戏环境,使幼儿能够主动照顾宠物、探索和发现宠物的秘密,在实践中获得对生命的关注,在照顾中萌发爱的情感和友好的态度,丰富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发展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我与宠物共成长”的展示区,提供“我来喂养宠物”“我给宠物拍照”“我照顾宠物”的机会,支持幼儿开展养、喂、拍、护等活动。教师要和儿童一起确定具体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儿童在照顾金鱼的过程中发现金鱼死了,教师可以和儿童一起讨论原因,引导儿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交流,大家发现了金鱼死亡的原因,也积累了相关经验。在接下来的宠物喂养过程中,儿童能自发地照顾宠物。
在儿童养宠物的过程中,会产生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游戏情节、探究内容等,教师应为儿童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使儿童在集体分享与交流中获得学习、合作与展示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儿童以各种方式分享交流活动中的发现(植物或动物的秘密、宠物的变化),分享交流活动中的作品(观察记录、照片、绘画、手工制作等)。比如,在“小金鱼安家”的过程中,儿童自主画出自己设计的金鱼安家图,通过分享交流确定了金鱼缸的位置和大小。在“给小金鱼吃东西”的过程中,儿童分享交流“我给小金鱼喂了什么”“今天小金鱼吃了几个”“我发现小金鱼吃了XX以后就会……”等。在“照顾小金鱼”的过程中,儿童制作了关于小金鱼的绘画、手工等。